據(jù)蠟像制作的小編了解,在玻璃藝術(shù)品制作方法中,脫蠟鑄造是最主要,也是最能產(chǎn)生高水平作品一種。脫蠟鑄造具有鑄品精致,紋飾清晰、工藝靈活,適應性強等特點,可以制成非常復雜的藝術(shù)造型。脫蠟玻璃藝術(shù)品的結(jié)構(gòu)層次豐富,形象生動,造型設計方便,藝術(shù)表現(xiàn)力強。
原料:玻璃粉、石膏、顏料。
設備:窯爐、攪拌機、冷卻箱。磨拋機。
步驟:
1.設計圖紙。構(gòu)思作品,設計作品規(guī)格,畫出平面圖紙。
2.雕塑模型。將黏土與水按比例充分揉和,依據(jù)平面圖紙制作與構(gòu)思作品的細節(jié)完全相同的雕塑模型。
3.上硅膠膜。在雕塑模型外表均勻地涂覆硅膠膜,先涂一層干后再涂一層,共涂10層左右,并確保膜層厚度一致,細密。
4.制石膏液。將水和石膏按一定比例混合,用攪拌機拌勻,待用。
5.模具翻制。在上好硅膠膜的模型上再套石膏模,以加強固定。刷離形劑,取出硅膠膜,并在其中灌入樹脂,待凝固后取出。
6.修樹脂模。根據(jù)設計圖紙和作品要求修整樹脂,得到理想的樹脂模型。
7.制作硅膠膜。在樹脂模型上刷硅膠模,套石膏模,制行硅膠膜。也可以使用合成橡膠制得模型。
8.制作蠟膜。將煮的蠟水灌滿硅膠膜,降溫凝固,得到營制模型。
9.精修蠟膜。對蠟制模型進行修整,確保制膜型與設計作品外型完全一致。
10.制品熱模。在精修后的蠟膜上澆一層抗熱材料,石膏液,干燥后待用。
11.脫蠟模型。加熱制好的耐熱模,使得石蠟溶化,并從預先鉆好的小孔中流掉,得到脫蠟模型。
12.填充原料將玻璃粉和所需預料按設計配比填入脫蠟模型。
13.燒結(jié)加工。將填滿原料的模具放入窯爐中烘焙,按設定溫度工藝升溫至1000℃左右,使熔化的玻璃液流布于模具的各個部分。然后逐漸降溫。
14.冷卻加工。把燒結(jié)加工后半成品置入冷卻箱,按設定的冷卻工藝冷卻加工,大約需10天時間。
15.拆石膏模。在冷卻加工后,將模具從冷卻箱中取出,小心地將石膏模敲掉,而行到作品坯。
16.修作品坯。用拋磨機切除鑄口多余部分,并打磨和拋充作品表面,最近洗凈,而制得所設計的玻璃藝術(shù)品。